JR東日本山手線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日本著名環狀鐵道山手線,現行走的行車路線(外回)為大崎Osaki(總站)-澀谷Shibuya-新宿Shinjuku-

池袋Ikebukuro-上野Ueno-東京Tokyo-品川Shinagawa-大崎Osaki(總站),共有29個站。

   於明治18(1885)年3月1日的營業線為品川Shinagawa-澀谷Shibuya-新宿Shinjuku-板橋Itabashi-赤羽Akabane(池袋-赤羽是現在埼京線和赤羽共同的路段)
   於明治36(1903)年4月1日,池袋Ikebukuro-田端Tabata開始營業。
   於明治39(1906)年11月1日,這線國有化(前為私營線)。
   後來東海道本線沿線人口增加,市街的路面鐵道線有蒸汽火車行駛,空氣污染嚴重,所以山手線電氣化。
   於明治42(1909)年12月16日,品川Shinagawa-赤羽Akabane,池袋Ikebukuro-田端Tabata全面電氣化;東海道本線的新橋Shimbashi(舊名烏森)-品川Shinagawa、東北本線田端Tabata-上野Ueno(舊名車坂),池袋Ikebukuro-

田端Tabata全面營業,促進近郊的埼玉縣發展。

   大正8(1919)年3月1日,中央線的東京Tokyo-秋葉原Akihabara(舊名万世橋)開始營業,山手線和中央線進行直通並由中野Nakano-新宿Shinjuku-四ツ谷Yotsuya-御茶ノ水Ochanomizu-東京Tokyo-品川Shinagawa-澀谷Shibuya-

新宿Shinjuku-池袋Ikebukuro-田端Tabata-上野Ueno的"の"字運行開始。

   大正14(1925)年東京Tokyo-上野Ueno高架化,同年11月1日取消直通,實行環狀運行直到現在。
   平成20年春,東京地下鐵株式會社的13號線(於平成19年(2007)年1月24日起名為副都心線),由直通東京地下鐵有樂町線、東武東上線、西武池袋線和西武有樂町線-小竹向原Kotake-Mukaihara-池袋Ikebukuro-

新宿三丁目Shinjuku-Sanchome(新宿)-澀谷Shibuya-平成24年才直通的東急東橫線和橫浜高速鐵道,當中的 小竹向原Kotake-Mukaihara-池袋Ikebukuro-新宿三丁目Shinjuku-Sanchome(新宿)-澀谷Shibuya段為與山手線競爭,全路段與湘南新宿線的赤羽Akabane-滕沢Fujizawa作競爭。

   雖然很多路線在山手線內外穿插,但山手線仍是東京市民的出入的主要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