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哺乳動物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香港雖然係全球其中一個人口密度最高嘅大城市,但市區以外仍然有好大嘅郊野地區同海洋環境,而香港嘅哺乳動物更接近70種,令人難以置信。由於絕大多數嘅哺乳動物皆屬夜行性,加上對人類嘅警覺性極高,所以一般好難觀察到佢哋嘅活動。

根據哺乳動物研究嘅文獻記載(Herklots, 1951; Marshall, 1967; Lofts, 1976; Hill and Philipps, 1981; Goodyer, 1992; Reels, 1996; Samuel, 1997; Ades, 1999),生物學家同業餘研究者一般相信,香港響1000年前應該係熱帶雨林,有好多亞洲區嘅哺乳動物出沒,牠們大都生性羞怯,喜愛獨居,而且晝伏夜出。例如亞洲象﹑犀牛﹑水鹿﹑老虎亞洲豺犬等,而水域除咗鯨魚海豚之外,更可能係儒艮嘅生分佈地。可惜,隨着先民響香港定居,社會迅速發展後,自然生境遭受大肆破壞,野生動物嘅種群數量亦因而大幅下降。一啲哺乳動物,尤其係大型食肉動物亦相繼絕跡。例如最後發現虎蹤嘅時間為1947年沙田,而豹就喺1931年大埔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豪豬﹑豹貓同野豬等中至大型哺乳類動物亦曾一度響本地瀕臨絕種(Lofts, 1976),好彩香港政府響受影響嘅保護區內大量植林,同保護海洋嘅資源,依啲哺乳動物群落才得以喺香港再次繁衍落嚟。

香港哺乳類動物嘅組成:

哺乳綱分為多個屬、科同目。個別品種主要根據身體形態分類,例如牙齒、足趾同體型。香港現存嘅陸棲哺乳動物品種多達52種,分屬8個目:翼手目、食蟲目﹑齧齒目、鱗甲目、食肉目、偶蹄目﹑靈長目同鯨目。然而,為咗配合調查方法,漁農自然護理署按種類﹑體型大小同行動模式將香港哺乳動物分為幾大類:26種飛行性哺乳動物(即蝙蝠)、10種小型陸棲哺乳動物(連頭部體長小於30厘米)﹑20種大型陸棲哺乳動物(連頭部體長大於30厘米)以及16種海洋哺乳動物(即鯨豚類)

目錄

[編輯] 分類

[編輯] 飛行哺乳動物

    • 棕果蝠;
    • 犬蝠;
    • 中華菊頭蝠;
    • 中菊頭蝠;
    • 小菊頭蝠;
    • 大蹄蝠;
    • 小蹄蝠;
    • 中華鼠耳蝠;
    • 大足鼠耳蝠;
    • 霍氏鼠耳蝠;
    • 喜山鼠耳蝠;
    • 水鼠耳蝠;
    • 毛腿鼠耳蝠;
    • 褐山蝠;
    • 東亞家蝠;
    • 小伏翼;
    • 灰伏翼;
    • 扁顱蝠;
    • 褐扁顱蝠;
    • 中黃蝠;
    • 大長翼蝠;
    • 長翼蝠;
    • 南長翼蝠;
    • 皺唇犬吻蝠;
    • 黑鬚墓蝠

[編輯] 陸棲哺乳動物

  • 食肉目:
品種 類別 全球分布 現存情況 備註
歐亞水獺 鼬科 歐亞大陸 只響米埔出現 --
鼬獾 鼬科 南亞,東南亞 在港分佈普遍 --
黃腹鼬 鼬科 南亞,東南亞 在港分佈 新發現種
黃喉貂 貂科 南亞,東南亞 -- 未確定種
紅頰獴 獴科 南亞,東南亞 在港分佈普遍 1989年被發現
食蟹獴 獴科 南亞,東南亞 分布新界東北面 --
果子狸 靈貓科 南亞,東南亞 在港分佈普遍 --
小靈貓 靈貓科 南亞,東南亞 在港分佈普遍 --
大靈貓 靈貓科 南亞,東南亞 -- 可能於50年代絕種
赤狐 犬科 南亞,東南亞 -- 可能於50代絕種
亞洲豺犬 犬科 南亞,東南亞 -- 可能於50年代絕種
野狗 犬科 南亞,東南亞 在港分佈普遍 為外來物種
野貓 貓科 南亞,東南亞 在港分佈普遍 為外來物種
中國豹貓 貓科 南亞,東南亞 在港分佈普遍 --
貓科 亞洲,非洲 1931年有記錄 現已絕種
華南虎 貓科 亞洲 1915年有記錄 現已絕種

[編輯] 海洋哺乳動物

品種 類別 分佈/擱淺地點 擱淺時間 備註
中華白海豚 海豚科 分佈香港西面水域 -- 原名印度太平洋駝背豚
江豚 鼠海豚科 分佈香港東,南面水域 -- 又名江豬
花紋海豚 海豚科 吐露港,白沙灣 1986,1988 有活體出現記錄
弗氏海豚 海豚科 蒲台島 1995
熱帶點斑原海豚 海豚科 熨波洲,沙頭角 1996,2000 --
條紋原海豚 海豚科 -- 1996,1998 --
飛旋海豚 海豚科 -- 1997,1999 有海上目擊記錄
長吻真海豚 海豚科 熨波洲,沙頭角 1954,1989 有活體出現記錄
瓶鼻海豚 海豚科 -- 2003 --
糙齒海豚 海豚科 西環 2003 --
偽虎鯨 海豚科 大欖涌,大澳 1983,2000 --
抹香鯨 抹香鯨科 2004 --
小抹香鯨 小抹香鯨科 西貢 2003 有活體出現記錄
侏儒抹香鯨 小抹香鯨科 大潭灣,西貢 1996,2000 --
小鬚鯨 鬚鯨科 -- -- --
布氏鯨 鬚鯨科 西貢 1994 澳門有擱淺記錄
長鬚鯨 鬚鯨科 維多利亞港 1954 現存放響鶴咀

[編輯] 香港哺乳動物嘅保育價值

哺乳動物嘅食物同生境極多元化,範圍遍及所有營養級,所以係生態系統嘅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哺乳動物仲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動植物嘅種群,從而影響生態系統中生物群落嘅結構同組成。有啲哺乳動物種群一旦改變,就會觸發整個群落嘅連串變化,因此被列為「關鍵種」。    屬於食蟲類嘅蝙蝠響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嘅角色,牠們可維持夜間飛行昆蟲種群嘅平衡。一隻蝙蝠每小時可捕捉數百隻昆蟲,一大群蝙蝠一個晚上便可以獵食數以噸計的昆蟲,其中包括破壞農作物嘅甲蟲同飛蛾。此外,果蝠仲可以傳播花粉或種子。依靠果蝠存續嘅植物超過300種,當中不乏經濟價值極高嘅農作物,如香蕉、桃、芒果以至特基拉龍舌蘭。有啲夜晚開花嘅植物會以獨特氣味或花朵形狀吸引果蝠(Tuttle, 1998)。香港唔少樹木都靠蝙蝠傳播種子,當中榕屬植物(Ficus spp.)尤其多,例如水同木(Ficus fistulosa)、對葉榕(Ficus hispida)同青果榕(Ficus variegata chlorocarpa)便完全依賴果蝠傳籽。依3種榕樹嘅無花果成熟時呈黃綠色,雀鳥一般不會啄食,而且3種都全年開花,正好為果蝠提供食物(Dudgeon and Corlett, 2004)。

小型哺乳類動物常會儲存種子留待日後食用,因此亦是傳籽的好幫手,可是牠們也偶有失手,找不到已收藏的種子。香港有兩種齧齒類幫助小籽灌木繁殖:體型較大的黑緣齒鼠(Rattus sikkimensis)同較細隻的針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牠們為崗棯(Rhodomyrtus)同野牡丹(Melastoma)傳播種子(Dudgeon and Corlett, 2004)。此外,小型哺乳類動物還在自然環境中扮演其他重要的角色,牠們在食物鏈中把小型動物與食肉動物連接起來。    大型哺乳類動物每天消化大量種子,因此也是重要嘅傳籽播媒介。有啲植物嘅果實又大又堅硬,雀鳥、蝙蝠同其他動物都唔鍾意啄食,必須依靠大型陸棲哺乳動物來傳籽。例如,長有大型木質種子嘅南酸棗(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就好可能靠赤麂(Muntiacus muntijak)散播種子(Dudgeon and Corlett, 2004)。靈長類動物係熱帶樹林嘅主要傳籽媒介,皆因佢哋進食嘅植物好多元化,而且每日可消化大量水果。靈長類嘅腸道比蝙蝠同小型哺乳動物長,因此可將種子傳到遙遠嘅地方(Chapman, 1995)。一些果實特大嘅植物,例如嶺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同山橙(Melodinus suaveolens),相信係由獼猴(Macaca spp.)傳播種子。

海洋哺乳動物係海洋食物鏈嘅頂級位置。佢哋嘅數量反映出海洋健康嘅健康程度。本地原生嘅鯨豚類響生理構造上同人類相似,而佢哋所食嘅海產,亦係人類主要食物來源。

[編輯] 資料來源(排名不分先後)

  • 《香港動物原色圖鑑》
  • 《香港陸上哺乳動物圖鑑》ISBN-13 978-988-211-331-2,ISBN-10 988-211-331-1
  • 《野生動物報導文學系列:模糊的腳印》
  • 《野生動物報導文學系列:走樣的臉孔》
  • 《野生動物報導文學系列:蝙蝠的危機 (上)》
  • 《中國鯨類》
  • 《中華白海豚——香港的一顆明珠》
  • 《中華白海豚 (江豚及長江白鱀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