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黃牛
目前地球上有超過13億隻牛,為我哋提供大量嘅牛肉同牛奶。佢哋其實仲可分為兩大類:無肩峰嘅牛(歐洲),同有肩峰嘅「瘤牛」(印度)。前者主要喺歐洲﹑美洲﹑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地有繁殖市場,我哋所知嘅乳牛就係屬於呢類。
[編輯] 生物學特徵
一般黃牛都係有角。而毛色由褐黃到黑色不等。係人都知牛有4個胃啦,同其他反芻動物一樣,四個胃分別係:瘤胃、網胃、重瓣胃同皺胃,當牛食草在第一個胃消化完畢會再回到口部再咀嚼到第二個胃,如此類推
[編輯] 歷史文化
黃牛可用嚟耕田,同埋提供食物畀人類。所以飼養牛隻已經有好耐嘅歷史。據資料顯示,人類飼養黃牛嘅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前嘅北希臘同印度,公元前2000年前嘅埃及同歐洲,之後到咗6500年前傳到亞洲,美洲嘅熱帶地區就只有100多年前先至有牧牛文化。
[編輯] 食性同生態地位
牛食草當然係常識。佢地嘅食草行為有助控制植物過度生長,而糞便就為昆蟲以至雀鳥提供食物來源。而佢地嘅亞種亦係食肉動物(包括我哋!)嘅蛋白質來源。由於牧牛地方需要好大片草地,一些農民維有不斷伐林燒林,用嚟開闢牧地,令森林面積不斷減少。另一方面, 有啲食肉動物,亦因為會捉牛嚟食,而畀農民鏟除,令佢地變到瀕臨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