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銅鑼灣(灣讀環)係香港香港島北岸一個填平嘅咗大海灣,而佢周圍嘅地方就叫做銅鑼灣。昔日銅鑼灣係水上聚居港,屯兵地,響村地方,今日就繁華鬧市。係維多利亞港側邊嘅市區一部份。原海灣𢽚(音篤)就係大坑同掃桿埔。
[編輯] 歷史
要睇返舊時海灣規模,睇下銅鑼灣道就知。成個布袋咁。
初時講銅鑼灣主要係講今日天后一帶,即係灣嘅東面,因為嗰邊有天后廟,係靠海為生嘅水上人,潮州人,福建人集中嘅地方。不過香港島嘅市區係就由灣仔嗰邊伸過來,去到銅鑼灣西面個海角,英國人就起咗個名,叫做East Point,即係東角,意思係市區東邊嘅𢽚𢽚。今日東角道可以為証。同響西環嘅West Point,即係西角係一對。渣甸洋行首先響呢度大興土木,起港口倉庫。香港政府亦沿住海岸綫,起咗條筲箕灣道去筲箕灣,其中部份就係今日銅鑼灣道同英皇道嘅前身。
後尾響今日高士威道,呢度起嘅條海堤,所以英國人叫個灣做Causeway Bay,意思係堤灣。高士威道嘅高士威,正正係英文海堤Causeway嘅音譯。因為呢條路係由海堤變成。而中文名就無變,一直叫銅鑼灣。東角呢個名只係流行響英語社羣,唐人一直就用返個銅鑼灣來叫呢塊市區地。
至於填海,政府首先將海堤以內填平,變成各式公園運動場。後尾變成今日皇仁書院,香港中央圖書館等等。之後連堤外個灣都填平,變成維多利亞公園。銅鑼灣家下重有銅鑼灣避風塘,但係舶嘅已經唔係漁船,而係遊艇。
到咗地鐵起好港島綫,銅鑼灣因為夠大,總共有兩個地鐵站,一個銅鑼灣站係東角嗰邊,同灣仔為鄰。另一個響銅鑼灣天后廟嗰邊,叫天后站。因為香港人習慣響地鐵站匯合,所以天后站叫叫下,呢一帶就畀人叫天后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