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鳥類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香港面積雖然細,但曾記錄到近465種鳥類,相當於全中國雀鳥數目嘅三分之一。香港鳥類品種之所以咁多,主要係因為香港位處華南沿岸,受到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形成唔同灌叢﹑森林﹑濕地同海岸等生境,畀有唔同需要嘅鳥類有適合棲息嘅環境。而且,香港亦位處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嘅路線上,唔少遷徙性鳥類每年往南飛時都會以香港作為中途棲息,或以香港為過冬之地。所以,香港係一個理想嘅觀鳥熱點,響全年唔同時間、唔同地點都可以欣賞到唔同習性嘅鳥類。
目錄 |
[編輯] 香港鳥類嘅組成
鳥類品種數目甚多,為便於咗解牠地嘅習性,可根據唔同嘅準則分門別類。例如,可以按牠地生活嘅主要生境,分為林鳥(即主要在樹林中活動嘅鳥類)、濕地鳥類(即主要在濕地環境出無嘅鳥類)等。另一個分類方法,則係根據牠地嘅遷徙習性,分為留鳥、候鳥、遷徙鳥同偶見鳥。按呢個方法,香港嘅鳥類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編輯] 1.留鳥
留鳥一般係指那些全年在本土逗留及繁殖嘅鳥類。根據呢定義,香港約有五分一鳥類可被界定為留鳥。在市區中,常見嘅留鳥有麻雀、鵲鴝、喜鵲同紅耳鵯等。在郊野中嘅留鳥雖然唔太容易被發現,但其實亦係全年留在香港嘅。呢些包括在濕地居住嘅普通翠鳥同小白鷺。另一方面,大山雀同暗綠繡眼鳥(相思)則全年常見於香港嘅林地。
[編輯] 2.候鳥及過境遷徙鳥
雀鳥嘅季節性遷徙係為適應環境同氣候轉變嘅表現。一般而言,棲息於寒、帶嘅鳥類,因為四季氣候變化很大,往往使全年嘅食物供應唔穩定。故呢,在冬季(即食物供應短缺時)來臨之前,牠地便紛紛向南方遷飛至亞熱帶或熱帶地區度冬,又會於翌年春暖時,再飛返北方繁殖。呢樣,牠地就可以全年都享用充足嘅食物同暖嘅陽光。每種候鳥嘅遷飛路線都有所唔同,通常同一種都可憑其本能,聯群結隊遷飛。其中以水鳥嘅飛行路線為最長。 對於要長途飛行嘅候鳥來說,每年都會展開長達數千公里嘅飛行旅程,故呢,食物嘅補充係十分重要嘅,而呢些位於其往返繁殖地同度冬地嘅遷飛路線之間嘅停棲地(補給站),就係供呢些候鳥短暫停留補充能量嘅覓食場地。其中,米埔內后海灣地區係遷飛涉禽嘅其中一個補給站。
[編輯] 2.1冬候鳥
為咗暫避北方嚴寒嘅天氣,好多鳥類都會在冬季時來港度冬,稱為冬候鳥。牠地約於十月下旬開始到達香港,另於翌年二/三月始往北飛。在呢期間,大量嘅冬候鳥會分布在全港嘅郊區,如普通鵟、藍磯鶇、烏鶇同北紅尾鴝。另一方面,香港西北面嘅濕地常見嘅冬候鳥為鴨類、海鷗、鸕鶿同一些鷺鳥;其佢如黑臉琵鷺、黑嘴鷗、東方白鸛同白肩鵰等都可在呢裡找到。
[編輯] 2.2.夏候鳥
在香港眾多鳥類中,夏候鳥只係其中嘅一小部分。牠地一般會在香港繁殖,然後到南方過冬。在香港嘅東面水域中,褐翅燕鷗同黑枕燕鷗會在一些人跡罕至嘅小島上繁殖;夏天在林地裡,我地常可聽到海南藍仙鶲同紅翅鳳頭鵑嘅悅耳鳴叫。只有少數嘅水鳥會於夏季遷徙至香港繁殖,例如黃斑葦鳽會於每年四月至九月於本港繁殖。
[編輯] 2.3.過境遷徙鳥
由於香港處於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路線上,每年都有很多過境遷徙鳥途經本地。牠地大部分會在春季或秋季在本港逗留一會,然後繼續向南遷徙嘅旅程,而唔係以香港為最終度冬地。過境遷徙鳥中嘅猛禽、涉禽同鳴禽例子分別有赤腹鷹、勺嘴鷸同紅尾伯勞。
[編輯] 3.偶見鳥
有些鳥類嘅出無範圍鄰近香港,偶然更會到臨,呢類稱為偶見鳥。黑翅鳶、草鴞同戴勝便係其中嘅例子。因為牠地並唔會定期到訪,要同牠地相遇,少一點運氣都唔行呢!
[編輯] 具保育價值嘅鳥類
香港嘅鳥類中,有30及37種鳥分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及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在30種全球關注嘅品種中,有10種係每年都可在米埔及后海灣記錄到嘅。其中包括每年都有約佔全球總數四分之一嘅黑臉琵鷺會在香港度冬。另外嘅九種係烏鵰、白肩鵰、黃嘴白鷺、勺嘴鷸、黑嘴鷗、半蹼鷸、大杓鷸、卷羽鵜鶘、小青腳鷸,每年都有小量在香港短暫停留或度冬。另外兩種低危品種紫壽帶鳥及大草鶯,分別為少見過境遷徙鳥及留鳥。
有些品種如鳳頭鷹、白腹山鵰、蛇鵰、小鴉鵑、褐翅鴉鵑、綠背金鳩及岩鷺,在香港嘅數目頗為穩定。然而,牠地卻因為在中國其佢地方受過度捕獵或因生境遭到破壞,而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被列為易危及稀有。
呢外,還有一些淡水濕地嘅鳥類如彩鷸、灰頭麥雞同鳳頭麥雞,雖然唔係全球瀕危,但因為在香港嘅分布較為局限,所以被視為本地關注嘅品種。
[編輯] 保育措施
所有野生雀鳥均受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所保護。凡故意干擾、取走或傷害野生雀鳥或牠地嘅巢同蛋乃屬違法,最高可被判罰港幣十萬元及監禁一年。
在本港進口、出口或管有瀕危物種均受香港法例第187章《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條例》嘅嚴格管制。該條例係為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之規定而制訂嘅。
在1995年9月4日,米埔內后海灣被列為拉姆薩爾公約下嘅國際重要濕地,以保育每年大量於該處度冬嘅候鳥。現時,漁護署在拉姆薩爾濕地推行保育計劃,以保護呢片濕地。呢計劃包括拉姆薩爾濕地生態監測計劃,目嘅係要收集每年基線生態特徵資料,以作保育管理之用。
為加強對本港鳥類嘅認識,漁護署亦同本地團體合作,進行各項鳥類研究。呢外,漁護署亦重點研究一些具保育價值嘅鳥類,如白腹海鵰、鷺鳥、燕鷗等,以加強對牠地嘅認識,有助推行同呢些品種有關嘅保育措施,例如為林鳥、燕鷗等在香港繁殖嘅鳥類提供適合嘅人工巢箱、推行黑臉琵鷺護理計劃等。
[編輯] 本港觀鳥嘅主要地點
香港嘅棲地種類繁多,造就咗大量唔同種類嘅鳥類在呢裡出現。以下係其中一些觀鳥熱點︰
[編輯] 濕地
地點 鳥類品種 米埔 每年都有約50,000隻水鳥到呢度冬。定期記錄超過三百種鳥類,包括全球瀕危嘅黑臉琵鷺同小青腳鷸。 尖鼻咀 呢係度冬嘅鴨科及鷸科鳥類在后海灣內嘅一個主要棲息及覓食地。常見品種包括針尾鴨、琵嘴鴨、白骨頂、紅嘴鷗、灰同白腰勺鷸。 南涌同鹿頸 位於沙頭角海內一片潮間帶泥灘,為鴉洲嘅鷺鳥林提供寶貴嘅覓食地點。
[編輯] 林地
地點 鳥類品種 大埔滘 成熟嘅次生樹林孕育大量在香港其佢地方少見嘅林鳥。穩定嘅樹林留鳥包括大擬啄木鳥、栗背短腳鵯、黃頰山雀同絨額鳾。少見嘅遷徙鳥包括方尾鶲、海南藍仙鶲、黑短腳鵯同白眉等都可在呢裏見到。 大帽山 位於高海拔嘅矮樹叢住著一些罕見嘅高山品種,如山鷚、強腳樹鶯同大草鶯。呢裏都係一個觀察遷徙品種嘅好地方,如灰臉鵟鷹、紅尾伯勞、藍磯鶇及北灰鶲。 城門水塘 廣泛嘅樹林及植林住有多種唔同鳥類。常見嘅留鳥有鳳頭鷹、斑頭鵂鶹、紅頭穗同灰喉山椒鳥。在冬天,幾種唔同種類嘅鶇及鶯亦可在呢裡找到。 龍虎山 龍虎山郊野公園位於香港島嘅西北部,郊野公園有茂密嘅樹林,適合一些冬候鳥如灰背鶇、烏灰鶇、鱗頭樹鶯及黃眉柳鶯等在呢度冬。 呢外,在龍虎山上嘅廢堡及觀光亭,亦係觀看猛禽嘅好地方。
[編輯] 農地
地點 鳥類品種 塱原:塱原嘅農地及淡水塘吸引一些喜愛淡水濕地及開闊地方嘅鳥類,例如彩鷸、紫背葦鳽、紅隼、斑鶇同小蝗鶯。 錦田:主要吸引一些喜愛淡水濕地及開闊地方嘅鳥類,而其中遷徙品種包括灰頭麥雞、普通燕鴴、金腰燕同黃鶺鴒。
[編輯] 觀鳥要點及守則
·穿著顏色深沉嘅衣服,避免穿著紅、黃、橙等顏色鮮艷嘅服裝。 ·野外走動,宜步履輕盈。遇到鳥兒或鳥巢,應離遠觀察,亦要保持安靜,以免對牠地造成太大滋擾。 ·切勿騷擾或破壞鳥類嘅棲息地或鳥巢。遇到鳥巢,唔要過度接近,以免驚嚇鳥兒。 ·唔得捕獵鳥兒或撿拾鳥蛋,呢係非法行為,會被檢控。 ·減少對其佢在場人士嘅滋擾,例如地主、農夫及遠足人士等。 ·切勿用射燈照射晚間出無嘅鳥類。 ·唔要急於追逐鳥蹤,其實抱著輕鬆隨緣嘅心態,反而更能欣賞鳥兒及牠地嘅動態,體驗箇中樂趣,而數隻常見嘅小鳥已係生命嘅喜悅。 ·初學觀鳥可從市區開始,認識常見於居所附近嘅小鳥,然後到濕地看水鳥,掌握咗基本技巧後再觀林鳥便會更得心應手。
[編輯] 相關資料
- Carey, G.J., Chalmers, M.L., Diskin, D.A., Kennerley, P.R., Leader, P.J., Leven, M.R., Lewthwaite, R.W., Melville, D.S., Turnbull, M., and Young, L. (2001)《The Avifauna of Hong Kong》. Hong Kong Bird Watching Society. Hong Kong .
- Viney, C., Phillipps, K. and Lam, C.Y. 1994. 《Birds of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 Government Printer, Hong Kong .
- 駱雅儀,2003. 《觀鳥背後》。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
- 駱雅儀、張家盛,2004. 《濕地探索》。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
- 林超英,2004. 《飛羽神思》。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