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

語出維基百科,自由之大典矣

小康,政治概念也,首現於禮記·禮運篇。次於大同,為儒者所倡,在現世所行,以改善民生。

孔子述,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裏,以賢勇知,以功為已。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小康之於大同,相對現實,為歷代儒者執政之向,方今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建設小康社會為標。

[編修]

  • 禮記·禮運篇
Views
萬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