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一間位於香港中環嘅涼茶鋪
一間位於香港中環嘅涼茶鋪

涼茶係喺廣東一帶流行嘅飲品。

廣東一帶地方嘅天氣係屬於典型嘅亞熱帶氣候,夏天好熱,多雨又潮濕,水質就偏向燥熱,而且夏天嘅炎熱時間比較長,再加埋廣東人鐘意食啲煎炒燥熱嘅食物,又習慣夜瞓。因為天氣又熱又潮濕,再加埋飲食唔啱,同瞓唔夠等等嘅原因,好容易令人熱氣,所以民間就流行用啲藥性寒涼,消暑解毒嘅中草藥,煲水嚟飲。哩啲各式各樣嘅藥飲就叫做「涼茶」。涼茶可以消除夏天人體裏面嘅暑氣,同冬天乾燥引起嘅喉嚨痛等嘅疾。

涼茶係有好多唔同嘅種類,其至每個屋企都有佢自己稍為唔同嘅配方。

常見嘅涼茶有廿四味、五花茶、雪梨茶、感冒茶等等。喺廣州香港澳門等等嘅地方甚至有專門賣涼茶嘅舖頭。部分喺廣州嘅涼茶店更加係有超過一百五十年嘅歷史,喺香港亦都有唔少五、六十年歷史嘅涼茶舖。而近哩十幾廿年亦都有集團將涼茶包裝成紙包或者罐裝飲品嚟賣,好似王老吉涼茶咁。

傳統上,涼茶要喺灘凍咗之後先飲。而一般嘅涼茶都係接近黑色嘅,而涼茶嘅味道多數係苦中帶甘。

三地政府喺2006年2月努力爭取,涼茶獲中國國務院列為518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目錄

[編輯] 唔同嘅涼茶種類

涼茶發展到而家,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編輯] 傳統涼茶

傳統嘅涼茶多數係深啡色,飲落苦澀,多數有埋藥用性質。所以俗語都有話"苦口良藥"。但係多數人係唔會無端端飲啲傳統涼茶。當啲人有啲乜頭暈身興,感冒發燒,周身骨痛,喉嚨痛等等情況,先會飲啲對症下藥嘅涼茶。

傳統涼茶,多數歷史比較悠久,配方多數嚟自民間,有啲亦自稱係祖傳古方,好似黃振龍㿀痧涼茶,聽講已經有八十幾年歷史,係袓傳古方,可以醫全身酸痛、皮膚班塊石疹點等嘅病,但哩隻涼茶藥性偏寒,年老體弱、氣血兩種虛者同孕婦都係唔太適合飲嘅,佢嘅藥方係由火炭母、淡竹葉、崗梅根、金錢草、大頭陳、救必應、鑑銀盤、五指柑等等組成。

[編輯] 廣州王老吉涼茶

廣州王老吉涼茶係由崗梅根、木蝴蝶、火炭毋、金錢草、布渣葉、淡竹葉、金沙籐、五指柑、山芝麻、金櫻根十味藥組成,哩啲藥大多數都係廣東民間嘅草藥,功效係清熱解暑等等。對發熱、喉痛、聲沙、口苦尿黃,泄瀉、腹痛等等嘅胃腸濕熱病都有用。

[編輯] 香港廿四味涼茶

據調查香港廿四味涼茶未必係由二十四組唔同嘅藥組成,有啲實際上用咗三十幾種藥嚟做添,但我地多數通稱佢做二十四味涼茶,佢有清熱去濕作用,對外感風熱、發熱喉痛,咽喉過多長期熬夜而引起嘅唔適服都有作用。

[編輯] 保健涼茶

哩類涼茶同傳統涼茶有啲唔同,佢唔係專門針對某一種病,而是適合所有健康嘅人飲,有清熱消暑等嘅保健作用,同時,佢嘅顏色偏淡,味道冇咁苦澀,多數會有甘甜嘅味道,所以比較受歡迎,好似﹕羅漢果五茶花、菊花雪梨茶同銀菊露,可以防止肺燥咳嗽,或者肝火眼痛,或者唔易中暑,從而起到保健預防嘅作用。

[編輯] 劑型

涼茶嘅劑型發展到今日,已經變成多種多樣,最初剩係有涼茶劑型,佢係由藥物磨粉同粘合劑混合而成嘅一種固體製劑,飲時用熱水泡汁代茶飲用,所以又叫做茶劑,形狀多數係小方塊形或者長方塊形,出面用紙合包住,好似甘和茶、合仔茶同午時茶等。之後亦都有啲做成湯劑嘅,即買即飲,哩種劑型到而家仍然比較普遍,近嚟仲發展到沖劑型、易拉罐型同茶包型等等。

[編輯] 外部連結

其他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