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語出維基大典,自由之大典矣
- 春秋亦為東周初年之代指,請閱春秋時代。
《春秋》,魯之史書也,載魯隱公元年起至魯哀公十四年間之史,為中國今傳至早之編年體史書。
上古時,春秋二季乃諸侯朝謹王室之時,春秋亦乃一年之別稱。而史書所載皆年內所生之大事,故「春秋」乃史書之統稱。魯國史書之正名即《春秋》也。古人意為《春秋》乃孔子所著,今人則指乃魯國史官所著也。
《春秋》用字簡練,事載簡略,初本僅萬八餘字,今本更僅萬六餘字。是故古人嘗為其添注,曰「傳」。據《漢書·藝文志》載,作傳者共五家:
- 《左氏傳》三十卷
- 《公羊傳》十一卷
- 《穀梁傳》十一卷
- 《鄒氏傳》十一卷
- 《夾氏傳》十一卷
後兩種今已不存。公羊傳、穀梁傳成書於漢初,以隸書書,故曰今文。左傳有二,一出自孔子舊居之牆縫,以先秦之古字書,故曰古文;另一乃戰國時荀子所傳世之本。
公羊傳、穀梁傳甚異於左傳。其倆重「微言大義」,意在闡述孔子之本意(其著者意為《春秋》乃孔子所著。),是故大多牽強附會,不堪推敲。左傳乃以史實為主,補正《春秋》之不足,文筆亦佳,故對後世影響猶甚。
[修] 據
- 楊伯峻,《春秋左傳》淺講,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ISBN 7563339388
Wikisource: 春秋 – 君可於中文維基文庫內覓得相關原始文獻。 |
四書五經 | |
---|---|
四書: | 大學 | 論語 | 孟子 | 中庸 |
五經: | 詩經 | 尚書 | 禮記 | 易經 | 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