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危指標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頻危指標 (Conservation Status, 台灣名:"保護現狀") 係一個指示個別生物品種有多容易絶種嘅指標.

國際指標係由IUCN red list 單獨修定, 又係最受生物學界應同.

除此之外, 各個國家都會有自己對本土物種嘅指標, 因國家而異. 地區性指標只限於統計嗰個國家嘅數目, 只用嚟做保育.


[編輯] 指標種類同簡稱

由最差至最輕微,如下:

  1. EX (Extinct) 絶種--全部死亡
  2. EW (Extinct in the Wild) 野生絶種--野生嘅全部死晒, 但係喺人工環境嘅個體仲係生存緊.
  3. CR (Critically Endangered) 極危--野生種群面臨絕種嘅機率非常高。
  4. EN (Endangered) 頻危--已經好危險嘅物種.
  5. VU (Vulnerable) 易危--容易頻危嘅物種.
  6. LR/ct (Lower Risk) 低危--冇咁易頻危嘅物種.
  7. LR/nt 或NT (Near Threatened) 易受威脅
  8. LR/lc (Least Concern) 最唔緊要
  9. SE (Secure) 安全--數量唔少, 冇乜可能會頻危.
  10. DD (Data Deficient) 唔夠資料, 所以唔知會唔會絶種.

[編輯] 參考

IUCN red list IUCN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