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九龍一地,係香港境內中心,北連新界,南為維多利亞港,以獅子山、大老山同飛鵝山一帶嘅山脈為北界。東至鯉魚門,西至荔枝角,南為九龍半島之端尖沙咀。西邊海面嘅昂船洲就喺行政劃分上成為九龍嘅一部分。九龍望南,對面海就係香港島。九龍全境係市區,同港島北岸市區遙遙相對。

直至2003年,九龍雖然只係得四十六點九三平方千米,但係就住咗香港三成人口。根據2001年人口統計,九龍住咗二百零二萬三千九百七十九人。迫夾嘅九龍,當中部份區份,更曾經長期位居世界人口密度榜首。

今日界限街以南嘅九龍半島,響1860年政府割讓畀英國,由香港政府喺行政上劃為九龍。到1898年,清政府再被迫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嘅土地畀英國,之後香港政府就將由界限街去到到獅子山等山脈之間嘅地方叫做新九龍。今時今日,除咗別義之外,「九龍」一般係指界限街以南嘅九龍半島加埋新九龍。

[編輯] 地理

九龍同香港島曾經係一個大型火山口。九龍北界嘅山脈同港島綿綿嘅山脈形一個圈咁,就係當時火口嘅邊緣。未有任何填海之前,維多利亞港東面嘅九龍灣係淺灘同平地,而九龍半島一帶就啱啱相反,大片山頭響中間突出。維港西面長沙灣曾經係大沙灘。大角嘴係一條長長嘅半島,而九龍塘一帶就有湖有田。經過大量填海同都市化之後,除咗山勢,已經好難分得出原本嘅自然地貎。

[編輯] 行政

自從1982年推行代議政制之後,行政劃分多以區議會選區為準。九龍就分為五區,分別係:

  • 九龍城區
  • 觀塘區
  • 深水埗區
  • 黃大仙區
  • 油尖旺區

而立法會選舉選區就以人口拼做兩個:

  • 九龍東 包括黃大仙區同觀塘區
  • 九龍西 包括油尖旺區、深水埗區同九龍城區

[編輯] 歷史

九龍名字來由未有定論。一說香港境內有八座山,加上天子就係九條龍,所以叫九龍。

以當今考古發現,九龍可能早於東漢時就有人住。李鄭屋漢墓就係東漢時墓穴。當中嘅磚面刻有大吉番禺,就證明九龍響當時係番禺管治之下。再加上2004年,響旺角鬧市掘出為數唔少嘅東漢、晉朝同埋唐朝嘅陶器同埋制作架生。足以證明九龍自東漢以嚟都有人住。

宋朝,九龍灣一帶淺灘係官府鹽場,當時就叫做官富場。鹽係當時重要產物,係生活必需品,販鹽者亦可以發達,做成壟斷。為咗防止壟斷,唔少朝代嘅官府都禁止民辦鹽場,由官府直接承包。地名官塘(依家叫做觀塘)同埋鹹田(依家叫做藍田)就係鹽場嘅遺證。

南宋末年,蒙古滅宋,宋帝趙昰同趙昺走難到官富場,響土瓜灣北一座小山休息。兩人隨軍繼續走難,而村民就叫嗰座山做聖山,山上刻字宋王臺。

明朝,九龍係海防要地,當時尖沙咀又叫中門,而東面就係鯉魚門,兩個海門都係華南重要海道。海賊佔過鯉魚門後山,所以叫佢做魔鬼山。

清朝為咗管理寶安縣南境,響今日九龍城起咗座九龍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