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 |
|
區政府駐地 | 海傍西路 |
總面積 | 1314平方千米 |
總人口 | 96萬(2005年) |
行政區類别 | 市轄區 |
電話區號 | 020 |
郵政編碼 | 511400 |
車牌代號 | 粤A |
番禺(讀做潘如),原本寫做蕃禺,係中國珠江三角洲一笪地方,響廣州附近。
[編輯] 今日行政區
- 區劃代碼:440113
- 郵政编碼:511400
- 面積:1313.8平方千米
- 人口:94萬
- 沿革:區人民政府駐清河東路319號。(國務院批准)
- 鎮:市橋街 - 鍾村街 - 沙灣街- 石碁镇- 大石街- 洛浦街- 沙頭街- 橋南街-東環街-新造镇-小谷圍街-石樓鎮-化龍鎮-欖核鎮-東涌鎮-大崗鎮-大龍街- 南村鎮- 石壁街
[編輯] 歷史
番禺響唔同時代有唔同範圍,番禺、廣州、南海都係交錯重疊。番禺最初係秦國始皇帝時期征服嶺南之後起嘅城,統治新開嘅南海郡。個城就正正響今日廣州裏面。秦國滅亡,趙佗自立為王,建南越國。番禺就成為國都。後來漢武帝時期,漢軍就打入番禺,消滅咗南越國。到三個時代,吳國將合浦以北立做廣州。不過呢個廣州呢個一向只係州名,而實質都係叫番禺。之後圍住廣州城一帶都叫番禺,而番禺縣治所就響城內,直至民國初期。
中華民國時期,1921年廣州設市,番禺縣就只係管廣州以南一帶。西面係順德,南面係中山。縣治就搬咗去新造。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縣治就搬咗去市橋。1992年變做縣级番禺市(代碼440181),2000年5月21日就拼入廣州市,成為番禺區,原市所有分區都歸入番禺區。2005年,番禺分出東南面一角,另立廣州市南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