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香港區旗) (區徽 放大)
Image:LocationHongKong.png
官方語文 廣東話同埋英文(寫中文同埋英文)
行政長官 曾蔭權
面積
- 水面面積
- 土地面積
- 水面面積嘅百分比
(中國排第33)
1,650平方公里
1,103平方公里
4.6%
人口
- 人口(2004年
- 人口密度
(未排名)
6,898,686
6,206/平方公里

生產總值總共(2004年)

 每個人嘅生產總值

排第37
2345億美金
排第14
34200美金
開埠
- 嘅日期
做咗英國殖民地
1842年1月26日
特區成立

- 嘅日期
主權由英國
移交畀中國
1997年7月1日
貨幣 港紙(HKD)
時區 UTC +8
域名 .hk
長途電話代號 852
區花 洋紫荊

香港係喺華南嘅一個城市,三面環海。南面到南中國海,西面係珠江,東面隔住南大鵬灣,北面隔住深圳河,同中國大陸相連。1997年開始,香港行政上係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塊地原本屬於大清帝國。1841年,英國鴉片戰爭後佔據香港島,響島嘅北面起咗域多利亞城。清廷響1842年正式割咗個島畀英國。另外響1860年,再割埋九龍半島。1898年,英國又借埋新界九十九年,於是三個地區加埋就係依家嘅「香港」。咁英國響1997年約滿嗰年,將香港主權交畀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英兩國嘅政府簽咗《中英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保證過,一定會響1997年之後至少五十年,香港有高度自治,維持返香港本來嘅制度。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只係負責外交同防務。呢個就叫一國兩制。

[編輯] 歷史

主文: 香港歷史
香港夜色
放大
香港夜色

考古證明,香港早響舊石器時代就有人住。響西貢黃地峒發現咗石器同整石器嘅架生。喺新界同大嶼山好多地方都搵到新石器時代嘅遺址。旺角(以前叫「望角」)就曾經係東漢、隋朝同唐朝人做陶器嘅地方。李鄭屋古墓亦證明香港喺東漢嗰時,畀番禺管。喺唐朝嗰陣,香港由惠州管,嗰陣軍隊就係駐喺宜家嘅屯門,而呢區個名就係咁嚟㗎喇。

喺南宋嗰陣,嗰時得八歲嘅皇帝仔宋端宗畀元朝大軍一直追到嚟香港,聽講佢同佢細佬趙昺(有啲人叫宋帝昺)曾經喺一舊石頭度抖過,之後啲人就叫呢塊石做宋王台。後來趙昺登基,但係啲元兵係咁殺到嚟,佢就經淺灣(即係家陣嘅荃灣)向西面過海去新會,但係當架船駛到宜家深圳蛇口左近嘅崖門嘅時候,蒙古大軍追到嚟,於是乎陸秀夫就揹住得嗰八歲嘅皇帝仔阿昺喺山崖跳海自殺身亡。

喺1841年,清朝喺第一次鴉片戰爭裏面畀英國打敗咗,重喺之後嗰年簽咗《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左畀英國。之後清廷又再輸畀英法聯軍,被逼簽埋《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裏面近住香港島,成日搞事嘅地方,連埋昂船洲一齊割讓畀英國。由於嗰陣時嘅清廷自己已經好唔掂,喺九龍半島上嘅新邊界只係用好矮的鐵絲網分隔,位置就係喺今日嘅界限街。喺1898年,英國用同清廷簽嘅《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同其他一系列既租借條約,租借埋新九龍、新界同附近嘅兩百幾個離島,租期係99年,但係就唔包括九龍城寨。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民國政府本來係想取消不平等條約。但好快就自己搞唔掂,北伐單嘢搞到國民黨政府唔得閒諗住攞番香港嘅主權。但係,嗰陣香港政府仲有開放中港邊界,兩地市民仲可以自由咁來往。嗰陣唔少香港人為咗建設國家,除咗捐錢返去之外,仲身體力行加入國民政府做嘢。前國民政府外長伍廷芳就係嗰陣香港嘅名流喇。

抗日戰爭之後,日軍喺1938年登陸咗廣東,仲好快咁佔領埋廣州同附近嘅地方。之後香港嘅唐人支持抗戰,出錢出力。日本軍政府因為咁樣表現不滿,曾經好多次同英國嘅領事抗議。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幾個鐘頭,就攻打馬來亞同走過深圳河打香港。嗰時日本同加拿大仲有印度籍嘅英軍打咗好多場好激烈嘅仗。最後因為駐港嘅英軍戰力唔夠,喺1941年12月25日聖誕節嗰日,嗰陣嘅港督楊慕琦宣佈向日本投降,開始咗香港三年零八個月嘅日治時期。日治嗰陣,日本人為咗方便統治,好多次將啲窮人搬返去中國大陸住。由於日軍對居民殘酷,到咗香港被佔領嘅中期,新界地區嘅居民響應東江游擊隊,喺香港成立「港九縱隊」,加入對抗日本嘅武裝勢力,參加者多數係依家叫左派嘅人。

打贏日本之後,中華民國政府一度喺聯合國上要求要收番香港,但礙於嗰陣國共內戰已經開始咗,佢再一次冇力同英國政府攞返香港。當中國共產黨喺1949年成立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之後,中、英兩方面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唔諗住收返香港主權,亦都唔理國民政府軍民喺香港嘅活動,用唻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嘅承認。於是喺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嘅成立,變咗係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嘅西方國家。而後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喺韓戰激嬲西方世界,搞到畀佢哋禁運,令到香港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嘅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唯一嘅窗口。

喺1950年代中,右派工會暴動,中華民國政府嘅情報人員從此就唔畀再入香港。

喺1967年,成個中國大陸都搞文化大革命,紅衛兵好多次想越過中港邊境。後來左派公然響應國內造反派嘅號召,喺香港好多地方搞暴亂。嗰陣喺香港街頭擺滿寫住「同胞勿近」嘅真假「菠蘿」(即係土製炸彈),搞到香港人好驚又好亂。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話唔諗住收返香港,先平息到呢件事。

經歷過1960年代尾嘅暴動,香港政府喺1970年代初調整咗政策方針,開始諮詢華人嘅意見,逐漸吸納華人入政府做決策。1973年香港經歷咗一次經濟大衰退,不過自從1974年就開始咗有廿幾年咁長嘅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九年免費教育開始實施、同埋公共房屋計劃進一步擴展等等,都為香港未來嘅「經濟奇蹟」奠定咗基礎,令到香港喺1980年代初成為世界著名嘅「亞洲四小龍」之一。

喺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嘅問題,令到港英政府迫住要考慮香港前途嘅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好多次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新界嘅租約,但畀佢拒絕咗。不過,喺1970年代末,「香港前途問題」已經變成中英兩國嘅正式議題,但究竟係邊方面先提出轉移香港政權,街外人都有唔同嘅講法,不過唔理邊個先提出,「香港前途問題」搞到中英兩國開始咗差唔多廿年嘅爭拗。

喺1980年代初時,英國曾經提出過分拆香港嘅「主權」同「治權」,前者畀返中國,不過英國人就留住治權。唔少香港傳統上流社會嘅政治同商界精英,開始嗰陣都支持有關嘅建議。傳統英國資金嘅商業機構,好似滙豐銀行、怡和洋行,都有幫手遊說。

嗰陣時商界年輕領袖李鵬飛帶埋其他香港工商界精英,成立咗個「年青才俊團」上去北京交流,仲得到嗰陣時嘅領導人鄧小平接見。當佢哋提出分拆主權同治權嘅建議時,畀鄧小平「好惡咁鬧」,結果遊說就失敗咗喇。中國嗰陣堅持一定要「收回」香港,不過香港人仲可以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呢樣變成中英兩國談判時嘅唯一框框。

[編輯] 語文

主文: 香港語文

香港係以華人為主流嘅社會,但由於曾經係英國殖民地,喺1970年代之前,只有英文係官方語言;及後中文地位獲得確認,中英文現時依據香港法例第5章《法定語文條例》,都畀官方採用。再加上1997年主權移交之後,中國大陸喺香港政經嘅影響力漸趨重要,香港政府喺香港主權移交後推廣「兩文三語」:中英文書寫,粵語、英語同埋普通話口語。中文書寫以繁體中文為主,隨住香港同中國大陸嘅交流增多,認識簡體字嘅人及大量源自中國官方及民間嘅用語亦有唔少傳到香港。另外,早年部份香港作家及傳媒將粵語口語用自創嘅字直接刊登於出版讀物成為粵語白話文,隨後漸漸普及,依家呢啲字已被香港政府正式化為香港增補字符集中嘅粵語漢字,成為中文之中特殊嘅方言字。香港由於缺乏必須使用普通話嘅場合,因此大部份香港人嘅普通話能力都限於基本溝通。廣東話係香港大部份人所用嘅語言,但唔少大陸嚟嘅移民以家鄉話,例如閩南話、上海話、潮州話、福州話、客家話、台山話、四邑話等溝通,而新界鄉村社群嘅原居民以一種稱為圍頭話嘅語言[1]。而近年亦有唔少人學習其他外語,當中以日語、韓語及法語較多人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劃
直轄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慶市
黑龍江省 | 吉林省 | 遼寧省 | 山東省 | 河北省 | 山西省
陜西省 | 甘肅省 | 青海省 | 江蘇省 | 安徽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浙江省 | 江西省 | 湖南省 | 四川省 | 福建省 | 廣東省 | 貴州省
雲南省 | 海南省 | 台灣省(未實際統治,參考台灣問題)
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内蒙古自治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 廣西壯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