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對批評維基百科嘅回應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捷徑:
WP:RCO

有啲人對維基百科嘅反應會好強烈。有人會馬上覺得好吸引,好鍾意呢個計畫;另一啲人會認為呢個計畫簡直荒謬,連認真考慮都費事。維基百科社群曾經、亦都會繼續遇到好多對維基百科嘅批評意見。我哋將呢啲主要嘅批評列出,然後分別回答。

有啲對維基百科嘅批評,其實並唔係針對維基百科,而係針對維基百科嘅本質、即係wiki呢個概念。呢啲反對意見其實針對埋其他wiki系統嘅網站。

目錄

[編輯] 我嘅文章啊!

  • 要將我嘅偉大文章畀隨便一個陌生人修改,簡直無法想像。佢係我嘅!點解要畀人掂佢?

維基百科並唔係試圖單獨咁擁有加入嚟嘅文章。我哋一齊貢獻唔同領域入面所獲得嘅全人類知識,而我哋每一個人又可以從中受益。單獨一個人要寫出無可挑剔嘅文章,係極之困難嘅。但如果我哋共同合作,要達成呢個目標咪容易得多囉。事實上,呢樣正正就係維基百科所希望帶嚟嘅獨特體驗。各位維基人夾手夾腳,呢度加啲、補啲、改啲、刪除啲,你雖然未必會認同晒所有修改,但係由於Wiki系統保存晒所有修改歷史,你其實可以喺舊版本度摷返想要嘅內容、恢復或者補返啲內容。總體嚟講,同心協力寫出嚟嘅文章,肯定比單獨寫出嚟嘅要好好多。

維基百科假設呢個世界充滿理性嘅人。通過合作,我哋最終會得到合理嘅結果,而只有少數衰人做破壞者。呢啲,叫做樂觀。

  • 阿貓阿狗都可以編輯,點可能防止破壞王用廢話嚟代替完美無暇嘅文章呀?呢班茂利成日捕喺網上,貼埋啲荒謬理論。你點防止佢哋嚟呢度貼佢啲理論、大打文字戰、破壞成個計劃呀?

其實維基百科冇乜點遭遇過「破壞攻擊」,純粹鬧大交亦都冇乜幾可。「破壞攻擊」其實係可能有啲誇大,因為要處理呢啲無聊文字其實好簡單,最近更改頁上面,有人注意到就會立即刪除咗佢。

另外,維基百科既然畀人自由修改,就唔會同其他網站一樣,變成專貼荒謬理論嘅地方。因為專登係要宣揚荒謬理論嘅網站,係唔會畀人隨便修改嘅內容嘅。

其實,一篇文嘅章觀點越奇特,就越有修改嘅空間。維基百科既然邊個都可以加入佢哋認為係啱嘅內容,咁接受唔到人改佢文章嘅破壞者,最終會發現冇生存空間而自己離開。

  • 有啲破壞者好固執,不斷恢復返到佢哋自己嘅版本。

維基百科社群堅決支持呢度嘅中立政策。社群已經喺好多唔同議題上有達成共識嘅先例。固執堅持自己偏見嘅人係好少嘅,而呢啲人往往會畀社群抨擊。

如果犯眾憎呢個咁嘅後果,仍然制止唔到一個人嘅行為,維基百科嘅社群可以喺達成共識後,請管理員幫手通過技術手段,禁止佢哋繼續參與維基百科計劃。

[編輯] 編輯戰

  • 「維基百科最終會變成Usenet(新聞組)──只不過是一堆文字戰而已。」

呢個可能性確實存在,但是維基百科作為一個社群完全可能預防此類事件發生。在文章內嘅爭論不是被移動到特定嘅對話頁,或者就搬到一個特別介紹有關爭論嘅文章內,中立地展現雙方觀點。

對話頁上嘅討論主要集中在如何改進文章本身,而不是爭論各個不同觀點。我哋有一個雖然是非正式但被廣泛接受嘅政策,即反對參與者利用對話頁來爭論一啲無助於改進文章嘅討論。

維基百科擁有兩個新聞組所缺少,但卻是成功嘅要素:(1)在新聞組中,您不可以編輯其他人嘅作品,而在維基百科中您可以呢樣做,因此能夠鼓勵創造性嘅學術合作;或者進一步而言,在維基百科中沒有「其他人嘅作品」,因為在呢度,沒有人擁有信息;(2)與維基百科不同,新聞組沒有一個必須得到執行嘅社群守則和標準。更重要嘅是,新聞組本身就是一個爭辯嘅論壇,而維基百科本身則是一套百科全書!

Wiki方式更注重一致性,而不是像Blog、郵件列表或者新聞組經常發生嘅那樣,更注重不一致性。可以呢麼說,在維基百科中,任何人都有參與工作嘅空間,即使社群中有持不同意見嘅人士。

[編輯] 業餘人士

  • 「有好多無知嘅人自以為什麼都識,你哋嘅文章最後會錯漏百出,而且仲會成日忽略最重要嘅內容。」

老實咁講,維基百科的確有好多意圖良好,但係內容有問題嘅業餘作品。事實上,我哋好歡迎佢哋——我哋寧願先有一個質量比較差嘅文章,等到以後再修改,而不是什麼都沒有。在所有案例中,當新手佢哋(特別是那啲比較有問題嘅主題方面嘅專家)往往會修改呢啲有問題嘅文章。而且經常瀏覽維基百科嘅老手佢哋亦會好快咁修正真係非常大嘅錯誤。普遍來說,問題愈大,被發現和修正嘅速度愈快。就好像林納斯定律嘅陳述:「足夠多嘅眼睛,就可讓所有問題浮現」。(Given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

業餘人士一般都能夠承認專家佢哋嘅權威性,而且開始由另一個角度做出自己嘅貢獻——提問題,說明文章嘅邊啲部分仲未夠清楚等等。業餘人士同專業人士攜手合作,為維基百科添色唔少。

唔會有人同事情可能阻止「專業人士」加入進來,修正錯誤,但係如果我哋不注重可以畀普通人了解嘅框架同表達方式,咁樣我哋就事實上將佢哋排除喺外面,最後嘅作品就會成為非常專業嘅技術文章,能夠讓專業人士高興,但係普通讀者就睇唔明嘅嘢。

[編輯] 死忠黨徒

  • 「肯定會有一啲某一立場嘅死忠支持者,佢哋往往會故意遺漏掉一啲重要嘅相反意見。如果呢樣嘅人大量出現在維基百科,那將會使維基百科嘅文章有傾向性,從而損害到整個計劃。」

文章嘅最初作者總是容易遺漏掉一啲東西,無論是出於疏忽還是由於惡意。在大多數(雖然不是全部)情況下,呢啲錯誤會被那啲天天閱讀維基百科嘅熱心人士糾正。例如在戰爭、資本主義、進化論、墮胎、伊斯蘭教等文章中,維基百科都保證了中立性。事實上,維基百科作為一種在有爭議嘅議題上達成共識嘅機制引起了許多人嘅注意,一啲學者已經對維基百科如何在有好大爭議性嘅課題中實現平衡進行了研究。我哋往往能夠發現一座「橋樑」,讓強烈持某一觀點嘅人能夠比較平和地工作,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共識。

您應該永遠銘記在心嘅是,維基百科是「正在進行時」、是一份草稿、是「alpha版」。它確實存在好多缺點,我哋正試圖修補呢啲錯誤。文章嘅不足之處並不是由於無知、垃圾、死忠黨徒或其他任何惡意理由造成嘅——它只是由於參與整個計劃有限嘅人手所有嘅有限嘅時間使得我哋目前還無法做到完美。

[編輯] 廣告

  • 「那麼如何對付廣告呢?肯定會有人瞄準呢個大好機會為佢哋自己嘅產品寫啲文章,或者更糟,編輯那啲與佢哋產品相關嘅文章(例如電腦)來為自己嘅產品宣傳?」

呢種事情已經發生了。廣告基本上有三種形式:加入多餘嘅外部鏈接到某一特定公司、用廣告將原先嘅文章替代,以及為自己嘅公司撰寫文章。第一和第二種形式被視為純粹嘅破壞行為,一經發現應立即恢復到舊有版本。大多數維基人痛恨廣告,因此散布廣告嘅人一般會遭到嚴肅處理。第三種一般則通過編輯文章以其中立化嘅形式來處理,確保呢啲文章不再是某一公司嘅廣告,而只是介紹該公司嘅中立條目。

企業廣告商恐怕不會認為維基百科是一個吸引人嘅廣告媒介。在傳統嘅網絡廣告,如banner、彈出式窗口和email廣告中,客戶嘅回應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好快地統計出來。但是在維基百科中,公司是無法知道佢哋嘅廣告到底吸引到了多少人。

當然一啲個人可能還是會加入佢哋自己嘅廣告。但是除非佢哋使用機器人(見下一節),佢哋在恢復自己嘅廣告上花費嘅時間恐怕要比別人看到佢哋廣告嘅時間還要多。因此即使是對呢啲人來說,傳統嘅廣告方式還是要比維基百科更吸引人。

最後,控制垃圾廣告嘅更嚴厲措施正在討論中。其中一啲手段對我哋來說是好好玩嘅,佢哋可以起到警告嘅作用。單單開出一張曾張貼垃圾廣告嘅公司名單就能令日益注重企業形象嘅公司停止呢種行為。

  • 「一個好好想法,會不會成為某啲人發洩無聊嘅對象?」

嘅確會,但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是來自世界各地嘅高手。維基百科嘅中文版和韓文版曾經經歷過幾次成為發洩無聊嘅對象,但憑著我哋嘅努力和世界各地朋友嘅幫助,呢啲事件都順利解決了。要了解一件事:我哋嘅管理員來自世界各地,佢哋應對呢啲事情都好有經驗。所以,呢啲發洩嘅攻擊並未對我哋構成影響。

[編輯] 粵語維基百科

  • 「粵語只係方言,唔係語言。冇人會用粵語嚟學嘢。所以粵語唔配有維基百科。」
  • 「粵語好粗鄙,用粵語寫出嚟嘅出版物都只係用嚟發表意見。用嚟寫中立嘅百科全書簡直嘥氣。」
  • 「識睇粵語嘅一定識睇書面中文。既然已經有中文維基百科,搞個粵語版出嚟係多餘嘅。」